26岁,标准的90后
一样的青春 不一样的年华
2017年加入中南土木“铁军”团队的徐波,用自己不懈的努力,展现了新时代年轻人的责任与担当,凭借在技术质量管理岗位上的突出贡献,获得了企业颁发的“优秀员工”荣誉称号。
立足岗位,履职尽责
2018年,徐波担任企业高速金乡绕城段改建工程项目的技术主管,同时负责山东济宁中西医结合医院基坑工程的竣工验收与结算工作。这一时期,他辗转两地,不但要承担施工现场的技术质量管理,还要负责竣工项目的资料整理、汇编,以及协助工程结算与收款。
两地相隔近百公里,坐车需要2个多小时。为了不耽误工作,徐波只能“挤牙膏式”安排时间,饿了在车上啃个面包,困了靠着车窗打个盹。赶到项目现场,他往往顾不上休息,就要马上投入紧张的工作。
除了地理上的距离,还有部分工作涉及他从未接触的领域。为了不出错,徐波每天下班后,还要继续查阅资料到深夜,不懂就向领导、同事虚心请教,力求做到专业、精准。
“道虽通不行不至,事虽小不为不成”。正是凭着这鼓十足的干劲,徐波快速成长,不但保质保量完成了工作任务,更成为了项目部不可或缺的技术质量管理骨干。
创新求变,独当一面
2019年3月,徐波调任滕州综合馆基坑项目,负责现场工程技术质量管理。
抓工程质量,主要依靠人员管理。为保证每个施工人员都能对质量管理心中有数,徐波主动利用休息时间编制了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;在每一道工序开工前,他都组织相关施工人员召开技术交底会,使每个人都能掌握工艺流程和施工控制要点。
为了让学习过程迅速、便捷,徐波开动脑筋,触类旁通,用当下最为流行的方式,将施工方案与技术交底做成网络链接,并生成二维码打印张贴在施工现场入口处,使每一名工人都能随时通过微信扫码,快速浏览工艺流程,以便查漏补缺。
施工过程中,他驻守现场,对每道工序跟踪检查,严格规范关键工序的自检和报验程序,认真复核、严把质量关。忙碌的时候,常常加班到凌晨2、3点,第二天仍旧充满干劲地投入到工作中。
“那段时间是蛮累,回宿舍后我几乎一躺下就能睡着。”徐波回忆道:“但大家做工程的就是要能吃苦,大家辛苦一点没什么,只要工程质量过关,能按期完工交付,那就是最大的回报。”
一份汗水,一份收获,他与项目部同事们的兢兢业业与辛勤付出,项目以优秀的工程质量,获得领导和业主的一致称赞。
生命不息,奋斗不止
“工作真的很辛苦,坚持下来不仅需要毅力,更需要责任感:要对得起企业领导的信任,对得起一起奋斗的兄弟们。”徐波说,“当然,如果还能有一点情怀就更好了——看着项目一天天变化、一点点完成,就像亲手养大一个孩子一样,最后能达到你心里完美的样子。作为建设者,你能体会到内心的欣喜与慰藉,就不会觉得那么辛苦了。”